中心常务副主任周晓光教授的新作《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于2006年8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理论方法,从空间和区域的新视对徽州传统学术文化作了全方位的整体性探索,具有开拓性。”(栾成显语)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心主任王世华教授也撰文给予很高评价。
附:
《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内容摘要
徽州传统学术文化是12世纪中叶以后在徽州区域内出现的以新安理学和徽派朴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化体系。本文依据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空间和区域的角度,分5章探讨了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的形成与变迁、徽州区域传统学术文化的历史变迁、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区域表征、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空间传播以及徽州传统学术文化景观诸问题,形成了以下基本观点:
一、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形成于12世纪中叶,形成的主要标志一是与同时代的其它区域相比,它是学术文化的发达地区;二是出现了统一的学术文化理念;三是具有相对稳定的区域范围。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的形成,与该区域相对封闭、完整、独立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也与南宋徽州人文地理环境发生重大变迁密切相联。这种变迁主要包括徽州从越文化圈到汉文化重心区的演变、从崇武到尚文的风尚变迁、从鄙野到富州的经济地位的变化等。从学术文化空间布局上考察,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在南宋形成了以歙县、休宁、婺源为中心区的区域学术文化格局。元明,在歙县、婺源、休宁三县保持了原先中心区地位的基础上,祁门进入学术文化发达区行列,徽州学术文化中心区在宋代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扩张。迨及清代,徽州学术文化区则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三级层次。从南宋到元明再到清代,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次重大变迁。
二、徽州区域传统学术文化在12世纪至18世纪的600多年中,既有一以贯之的学脉,又有各个时期的特色。南宋至明前期,朱子之学一统徽州;明代中后期因湛若水、王阳明之心学传入徽州,在徽州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出现朱子之学与心学杂存的格局,而以朱子之学为基本色调;清初朱子之学大举收复失地,徽州出现朱子之学复兴运动,但很快因徽派朴学的兴起而进入朴学独尊时期。徽州区域传统学术文化的历史变迁,是12世纪以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三、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在6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显现了整体的区域表征。它包括阶段性与延续性的统一、兼容性与独立性的统一、学术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等内容。
四、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空间传播是由中心地开始的一种文化扩散过程。它有多种传播途径、方式和特点,有因时因地而异的传播动力,对不同地区亦产生不同的影响。徽州传统学术文化中心地,有三大类型:一是以紫阳书院为代表的影响整个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发展趋向的中心地,二是以六县县学为代表的影响徽州某一区域的中心地,三是以还古书院为代表的影响一时或一地学术文化的中心地。三类中心地在影响力、人才凝聚力以及存在时间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它们构成了徽州学术文化中心地的层级网络。从传播区域来说,徽州传统学术文化传播可分为区域内传播和区域外传播二类,前者导致徽州区域内学术文化的整合,后者是徽州学术文化向其它区域的扩张,深刻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传统学术文化发展的风貌。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空间传播具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播空间的不平衡性、传播强弱程度的时段性等特点。
五、在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影响下,徽州出现了丰富的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前者如牌坊、书院、楹联、丘墓等,后者如宗族观念、节烈之风等。各种景观要素有不同的形成原因,在徽属六县也有不同的分布。
徽州是12世纪至18世纪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典范之区。有关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地理研究,对把握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发展及其风貌,以及推进徽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潜心学术无旁鹜独辟蹊径有华章
——读周晓光《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
王 世 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6期
宋代以后,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宋明理学到清代朴学的演进。宋元以来的理学重要人物,原其阙里,追其祖籍,考其桑梓,多与徽州有关。降及有清,徽州学者在承继和批判程朱理学的基础上,领朴学风气之先,开启了影响甚大的乾嘉汉学。毋庸置疑,自南宋以降迄至有清,徽州区域学术文化的演变,不但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变迁同步,且该区域形成的新安理学和徽派朴学,在12世纪以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史上,具有导向性和典范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源流变迁,考察其传播与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周晓光教授是安徽师范大学“徽学”研究学术群体的核心成员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致力于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研究,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在学术界首次系统梳理和考察了新安理学600余年的源流及其相关问题。在经年积累的基础上,去年他推出了《新安理学》一书。日前,又出版新著《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简称《研究》)。这是一部视角新颖、创见迭出的徽州文化研究的力作。
《研究》30万字,共分五章: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的形成和变迁;徽州区域传统学术文化的历史变迁;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区域表征;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空间传播;徽州传统学术文化景观。统览全书,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视角新颖,视野开阔。在历史地理学界,关于学术文化地理的研究尚显薄弱。在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JI-究中,亦多以学者或学派为主,从空间和地理的角度对徽州学术文化区的形成与变迁、徽州学术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传播与影响以及中心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考察,仍属空白。《研究》依据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学术文化区”的概念以及判断学术文化区形成的二项基木指标,即与同时代的其它区域比较,它是否学术文化的发达地区;是否形成了统一的学术文化理念;是否具有相对稳定的区域范围。依据指标,在大量实证性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比较、特质分析、境域变迁考察等,作者得出南宋时期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已基木形成的结论,并分析了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形成所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地理环境。进而围绕学术文化与空间地理之关系这一主题,探讨了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空间分布、区域表征、内外传播、文化景观等问题。这种视角的转换有利于开拓眼界,重新认识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其与一般的学术史研究大异其趣。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注重徽州学术文化区与同时代其它区域的比较;将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研究,置于整个中国传统学术发展的大背景下予以考察;动态地解析了徽州从山越文化圈到汉文化重心区的演进,从武劲之风到文雅的风尚变迁,从鄙野之域到富饶之州的经济地位的变化;着力分析徽州学术文化的空间传播及其影响,等等。这种时空结合,动静结合,区域研究与宏观考察结合,既具体入微,又系统全而。
第二,广征博取,实证透彻。《研究》取材广泛,涉及正史、别史、实录、方志、文集、笔记、谱碟、碑刻、文书等等。在广征博引的基础上,在对史料的博观约取,精审考核,条分缕析方而下了很大功夫,使得《研究》的写作建立在丰赡而信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尤其书中制作了地图和各种图表数十幅,附有“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大事系年”、“宋元明清四朝徽人著述要目”,既化抽象为具象,又凸显了《研究》的文化地理学视角,可谓匠心独运。另外,作者充分总结和吸收了历史文化地理、传统学术文化、徽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区域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方法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书中很多论题的研究都能独立成篇,作者对具体问题的阐释十分透彻,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该书的学术水平。凡此种种,均彰显了《研究》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亦反映了作者务实的治学态度。
第三,系统深入,新意迭出。学术研究的魅力和生命力在不断地创新和求真。作者从事徽州学术文化侧十究有年,此前,侧重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研究》一书通过视角的转换,方法的创新,与其以前的相关成果相比,史加系统深入,探讨了一些新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想前人所未想,发前人所未发。
比如,有关徽州学术文化空间布局及其时代变迁,是学术界尚未注意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以学术文化著述、学术人物、书院、刻书、学术风气等项指标为参数,采用文献征引、数据考索、空间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认为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在南宋形成了以款县、体宁、婴源为中心区域的学术文化格局。元明两代,在款县、婴源、体宁二县保持了原先中心区地位基础上,祁门进入学术文化发达区行列,徽州学术文化中心区在宋代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扩张。造及清代,徽州学术文化区则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二级层次。这里,无论是关注的问题,还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均是首次提出的。
又如,《研究》既钩稽了12世纪以后延续600余年的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历史变迁和阶段性特色,又从整体上对其区域表征作了宏观考察,得出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具有延续性与阶段性统一、兼容性与独立性统一、学术性与社会性统一等基木表征的结论。如此系统地归纳其表征,此前学界亦无人做过。
在探讨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空间传播方而,《研究》采取了点而结合,沉渊究底的方式。作者认为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空间传播,是山中心地开始的一种文化扩散过程,提出徽州学术文化中心地可以分为二大类型:一是以紫阳书院为代表的影响整个徽州区域的中心地;一是以府学以及六县县学为代表的影响徽州某一区域的中心地;二是以还占书院为代表的影响一时或一地学术文化的中心地。二类中心在影响力、人才凝聚力以及存在时间等方而,有明显区别,它们构成了徽州学术文化中心地的层级网络。这二类学术文化中心地之空间分布,具有分布位置的广泛性,分布数量的差异性以及呈现变迁的阶段性。}i=认为,层级网络基木特征是,每一层级中心地数量,从最高层级往卜依次递增;每类中心地的影响力,则山最高层级往下依次递减。《研究》一书认为,依据传播区域不同划分,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传播可分两类:一是徽州区域内的传播,其导致徽州区域内学术文化的整合,使得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一体化现象。一是徽州区域外的传播,即徽州学术文化向其它区域的扩张,它深刻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传统学术文化的发展风貌。这些观点,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中心地研究中也都是首次提出。
此外,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此前关于徽州传统学术文化景观的地理研究,少有文章涉及。《研究》对受到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影响的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作了考察,认为牌坊、书院、祠堂、楹联、丘墓乃至宗族观念、节烈之风等景观要素,承载了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内涵,在区域内显现了普遍特性,反映了徽州东南邹鲁的区域特色。
由上可见,《研究》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理论方法,从空间和区域的新视角,对徽州传统学术文化作了全方位的系统}JI-究,新意迭出,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原创性。
《研究》一书美中不足的是,在资料引用方面,由于多种原因,有关徽州文书资料的采用不多。自上世纪50年代徽州文书被大量发现以来,文书已成为研究徽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基木史料,其中有部分徽州文书与传统学术文化有关。若充分利用现存的徽州文书资料,必将有助于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研究的深入。
徽学研究新视野——读《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
唐丽 丽
《安徽日报》2006年12月22日B4版
近日,安徽师范大学周晓光教授的《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共30万字,从空间和地理的角度探讨了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的形成和变迁、徽州区域传统学术文化的历史变迁、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区域表征、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空间传播、徽州传统学术文化景观等问题,视角新颖,观点独到。
目前关于区域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已经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但安徽区域的文化地理研究相当薄弱。该书是第一部运用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思路和方法考察徽州学术文化的著作,在徽州文化的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在于:运用历史文化地理的理论与方法,从空间和地理的角度,全面审视徽州学术文化区的形成、变迁及其地理基础,考察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分析学术文化中心地的生成和结构,探讨徽州传统学术文化景观;突破单一的文献调研、文本诠释方法,在宏观上以文化地理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具体研究则主要采用了数据统计、区域比较以及图表表述等方法,并以之与传统的文献研究方式结合起来展开考察;史料收集涉猎广泛,包括大量的正史、文集、谱牒、方志、碑刻、笔记资料以及文书资料,这些丰富的徽州学术史资料,大部分是首次被系统收集、整理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