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27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安徽省历史学会和我校联合主办,我校社会学院和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理论与方法:历史比较与史学比较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几十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期间,与会代表共提交论文70余篇,举办专题报告10余场,并以分组分时段讨论的形式就历史与史学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同一时期的历史与史学比较、同一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与史学比较、近20年来中外历史与史学比较研究的成就与问题、开展与前景以及比较研究的必要性与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闭幕式上,各组分别汇报交流了各自的会议讨论情况,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瞿林东教授就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作了总结性发言。
在全体与会学者和会议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在安徽师范大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这次研讨会获得圆满成功。
附:讨论会综述
梁仁志 徐 彬
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安徽省历史学会主办的“理论与方法:历史比较和史学比较学术研讨会”日前在芜湖召开。研讨会收到论文和论文提要69篇,与会者围绕历史比较和史学比较的理论、中外历史比较和史学比较、中国历史比较和史学比较、比较研究中应如何把握主干细节的取舍,如何认识中西史学特征,中国史学理念有无规律可循,公度在史学研究领域的适用等问题展开讨论。
一、历史比较和史学比较的理论和方法论
比较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历史比较和史学比较有其自身的理论与方法,多被论及,但进行系统总结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历史比较与史学比较理论与方法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现代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比较研究的认识也应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与会者运用西方分析哲学中“不可公度性”的概念,推导出进行比较的可能性,指出历史比较必须遵循一般比较研究的逻辑,比较是不可公度性与可公度性的统一;比较研究中,不能由比较对象之间局部要素的可公度性推导出整体的可公度性;比较对象的可公度性与不可公度性随着比较者设定的比较范围或概念层次而变化;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并非外在于比较者的客观存在,而是有赖于比较者的理论构想;比较研究意在形成新的认同,在比较研究中保持差异是比较研究成为一种创造性活动的源泉。有学者认为,简单罗列排比若干异同不是比较史学,在异中之同与同中之异之间寻求新知,是比较史学方法论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有学者认为,比较是不设限的,关键是比较的主旨是否具有合理性,所作出的比较是否具有意义。这些观点为从理论上解决历史比较和史学比较“何以可能”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历史比较和史学比较在理论和认知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有学者对马克垚先生的历史比较观进行了研究,认为马克垚运用历史比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他从探寻真正世界性的历史普遍规律这一目的出发进行比较。有学者比较了中日两国传统史学的“同”中之“异”,认为只有比较中日、东亚各国史学的“同”中之“异”,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史学,更好地比较中西史学的“异”中之“同”;还有学者对中西史学中关于“是-应该”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了比较。
有学者指出,20世纪前半期主要是“吸收、借鉴西方史学去建立中国的新史学”,因此史学比较研究是初步的、被动的、不明确的。60年代,从世界史学发展的角度观察中国史学、在史学通论中重视中西史学比较研究被许多人提及。80年代以后,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得到重视,中西史学比较研究成为许多史学工作者的必要研究手段与研究的逻辑起点。有学者认为,中西古代史学成为主要的比较对象、中西史学精神成为关注的焦点。但由于对西方史学与中国史学缺乏了解,言论过于偏激。这些研究对历史比较与史学比较的研究概况作了梳理,为比较研究的讨论提供了清晰的学术背景。
二、中国历史和史学比较
有学者探讨了中国古代史学中的比较研究,认为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上,史家在论述历史和评说史学时,多用比较方法。如对史事、人物、制度、政治措施以及史家的综合比较,对史家作史旨趣的比较,史书的综合比较,史书体裁的比较等都有广泛的运用,为认识中国古代史学中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思路。有学者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对徽商晋商的兴衰轨迹、商帮性质、经营机制和价值取向等进行了综合考察,使明清商帮史的比较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与会者还分别对中国历史和史学上的史实、史书、史家、史论等进行了个案或综合比较研究,考察了中国史学中的“议论褒贬”与“实事求是”两种治史理念的发展历程。
有学者对中国南北文明演进模式的比较研究等进行了探讨,指出在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方面应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等重大事件作为整个过程与明治维新相比较,才易于得出更加切合史实的结论。还有学者以外债史研究为对象考察了近代中国外债研究中的中外学者本位差距问题,认为中外学者存在研究取向的差异、关于外债要件的认知差异等多方面的不同,可视作是外债史研究的深化。
与会者还对历史比较和史学比较以及中国历史与史学理论的走向进行了审慎的反思与展望。与会者认为,历史的属性就是追求真实和经世致用。史学在认识历史、治国安邦、人生旅途及精神积淀方面有重要作用,史学理论与史学实践的严重脱节已构成我国历史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障碍。史学工作者应以“良史之忧而忧天下”的责任感来从事史学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史学理论对史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12月26日